菏泽市召开“5.12全国防灾减灾日”宣传活动发布会 筑牢防灾减灾安全网
菏泽市召开“5.12全国防灾减灾日”宣传活动发布会 筑牢防灾减灾安全网
菏泽市召开“5.12全国防灾减灾日”宣传活动发布会 筑牢防灾减灾安全网中国山东网·新(xīn)感知5月9日讯为切实做好防灾减灾科普宣教工作,壮大群防群治力量,5月9日,菏泽市(hézéshì)“5.12全国防灾减灾日”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召开,市应急管理局、市教育(jiàoyù)和体育局、市气象局(qìxiàngjú)、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参加(cānjiā)发布会介绍菏泽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关情况,并回答记者问。
会上(huìshàng)(shàng),市(shì)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、副局长张永进介绍,菏泽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,围绕“两个坚持、三个转变”总体要求,构建了完善的防灾减灾救灾格局。在组织体系建设上,成立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,下设(xiàshè)7个个(gègè)指挥部和2个专项小组,建立统一领导、分工负责的灾害管理体制。
为提高(tígāo)自然灾害防治能力,菏泽市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工作,持续开展自然灾害综合(zōnghé)风险普查;气象(qìxiàng)、水文、林业、农业等部门主动做好(zuòhǎo)天气预报和灾害风险测报,加强会商(huìshāng)研判,不断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。搭建了“党委、政府(zhèngfǔ)统一领导,领导小组统筹协调,部门单位密切配合,省、市、县三级纵向衔接、横向支撑”的应急物资(wùzī)保障体系,目前在册应急物资储备库共计97座,物资种类481种(类),216.99万件。
同时菏泽(hézé)市(shì)不断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,加强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,完成了与国家-省-市-县综合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对接,实现菏泽全市10个县区、167个乡镇(办事处)视频会商联通,有关数据(shùjù)在线实时监测等基础功能。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,建立健全(jiànlìjiànquán)“市-县-乡-村”四级(sìjí)灾害信息员队伍1万余人(yúrén),建立健全市、县级专业(zhuānyè)救援队伍23支,920余人;社会救援队伍28支,队员5600名,志愿者2万余人。
宣传周期间,市防灾(fángzāi)减灾(jiǎnzāi)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将在菏泽全市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(huódòng),包括大型集中宣传活动、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演练、防灾减灾知识培训(péixùn)以及防灾减灾志愿服务活动,这些活动的开展将有效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助技能。
在答记者问环节,市教育和(hé)体育局副局长王斌介绍了菏泽全市教育系统将在宣传周期间(qījiān)开展应急演练、隐患排查(páichá)、应急物资储备等一系列活动助推防灾减灾工作取得实效。
在气象(qìxiàng)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方面,市气象局党组成员(chéngyuán)、副局长孙翠凤介绍了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,菏泽市气象部门通过持续(chíxù)优化观测站网、构建立体传播矩阵(jǔzhèn)、持续优化预报预警体系建设、持续完善气象灾害监测系统(xìtǒng),做好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及服务,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。
针对群众关注度比较高的城市内涝,市水务局四级调研员、城市供排水科科长耿廷柱(gěngtíngzhù)介绍了近年菏泽市在城区排涝通道治理(zhìlǐ)方面通过采取积水(jīshuǐ)点(diǎn)排查治理、工程治理、创新落实排水防涝软措施、完善城市防汛机制等措施,取得(qǔde)了很好的成效。2025年以来(yǐlái),新建改建雨水管道29.5公里,清淤雨水管线170公里,清掏雨水口12214个,近两年城区累计治理积水点90余处,积水问题大大缓解。
市应急管理局防震减灾中心(zhōngxīn)科长孔红蕾介绍了地震预警(yùjǐng)原理,即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差异提前预警,并说明了不同预警颜色的(de)应对方法,提醒市民正确应对。
中国山东网记者(jìzhě)马佳欣实习生李灿报道
中国山东网·新(xīn)感知5月9日讯为切实做好防灾减灾科普宣教工作,壮大群防群治力量,5月9日,菏泽市(hézéshì)“5.12全国防灾减灾日”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召开,市应急管理局、市教育(jiàoyù)和体育局、市气象局(qìxiàngjú)、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参加(cānjiā)发布会介绍菏泽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关情况,并回答记者问。
会上(huìshàng)(shàng),市(shì)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、副局长张永进介绍,菏泽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,围绕“两个坚持、三个转变”总体要求,构建了完善的防灾减灾救灾格局。在组织体系建设上,成立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,下设(xiàshè)7个个(gègè)指挥部和2个专项小组,建立统一领导、分工负责的灾害管理体制。
为提高(tígāo)自然灾害防治能力,菏泽市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工作,持续开展自然灾害综合(zōnghé)风险普查;气象(qìxiàng)、水文、林业、农业等部门主动做好(zuòhǎo)天气预报和灾害风险测报,加强会商(huìshāng)研判,不断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。搭建了“党委、政府(zhèngfǔ)统一领导,领导小组统筹协调,部门单位密切配合,省、市、县三级纵向衔接、横向支撑”的应急物资(wùzī)保障体系,目前在册应急物资储备库共计97座,物资种类481种(类),216.99万件。
同时菏泽(hézé)市(shì)不断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,加强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,完成了与国家-省-市-县综合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对接,实现菏泽全市10个县区、167个乡镇(办事处)视频会商联通,有关数据(shùjù)在线实时监测等基础功能。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,建立健全(jiànlìjiànquán)“市-县-乡-村”四级(sìjí)灾害信息员队伍1万余人(yúrén),建立健全市、县级专业(zhuānyè)救援队伍23支,920余人;社会救援队伍28支,队员5600名,志愿者2万余人。
宣传周期间,市防灾(fángzāi)减灾(jiǎnzāi)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将在菏泽全市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(huódòng),包括大型集中宣传活动、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演练、防灾减灾知识培训(péixùn)以及防灾减灾志愿服务活动,这些活动的开展将有效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助技能。
在答记者问环节,市教育和(hé)体育局副局长王斌介绍了菏泽全市教育系统将在宣传周期间(qījiān)开展应急演练、隐患排查(páichá)、应急物资储备等一系列活动助推防灾减灾工作取得实效。
在气象(qìxiàng)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方面,市气象局党组成员(chéngyuán)、副局长孙翠凤介绍了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,菏泽市气象部门通过持续(chíxù)优化观测站网、构建立体传播矩阵(jǔzhèn)、持续优化预报预警体系建设、持续完善气象灾害监测系统(xìtǒng),做好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及服务,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。
针对群众关注度比较高的城市内涝,市水务局四级调研员、城市供排水科科长耿廷柱(gěngtíngzhù)介绍了近年菏泽市在城区排涝通道治理(zhìlǐ)方面通过采取积水(jīshuǐ)点(diǎn)排查治理、工程治理、创新落实排水防涝软措施、完善城市防汛机制等措施,取得(qǔde)了很好的成效。2025年以来(yǐlái),新建改建雨水管道29.5公里,清淤雨水管线170公里,清掏雨水口12214个,近两年城区累计治理积水点90余处,积水问题大大缓解。
市应急管理局防震减灾中心(zhōngxīn)科长孔红蕾介绍了地震预警(yùjǐng)原理,即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差异提前预警,并说明了不同预警颜色的(de)应对方法,提醒市民正确应对。
中国山东网记者(jìzhě)马佳欣实习生李灿报道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